Saturday, August 17, 2019

女人的

【女人的】

2002年,是我人生的第一次,到了香港。當時公司找了一位來自歐洲的講師,在香港辦公室開課,東亞其他國家的同事,一起飛到香港上課。熱情的香港同事,提議在下課後,帶講師和我們這些外國人,一起到處走一走。其中的一個地點,就是香港的「女人街」。

我猜測,很多朋友在乍聽之下,應該都跟我當時一樣,想歪了。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官方網站的解釋,「女人街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早期這裡的地攤多販售女性服裝及用品。」其實就是類似於台灣的「夜市」,只不過,香港的「女人街」白天就開始營業了。

我原本對於「逛夜市」四處看看、東挑西選,就沒有太多的興致,因此我不太記得當時所看到的攤位。我只記得,香港晚上的「女人街」,就好像是我小時候,艋舺的西昌街夜市,當年熱鬧的感覺。



在我的孩童時期,我們家都是阿嬤負責到傳統菜市場買菜。因為大人都在上班,我媽媽在家裡廚房忙進忙出,身為「長孫」的我,經常跟著阿嬤一起去買菜,順便幫忙提一點菜回來。

好幾家阿嬤熟識的菜販,看到我阿嬤帶著我,打招呼的時候,都會用台語跟我的阿嬤說:「你今天又帶孫來買菜了!」

當時我還只是小男孩,我也只能在旁邊聽他們聊天。趁他們在聊天的時候,我自己四周看看摸摸。我如果看到好吃的、新奇的東西,我才會拉著阿嬤的手說,「阿嬤我想要吃這個」。

出公差幫忙提菜,我多了一個福利,就是跟著阿嬤在菜市場附近,多吃到了一些特別的小點心。

結婚後,我太太負責買菜,我出門在外的時候,她會帶著我女兒和兒子,一起去傳統市場買菜。我也偶爾會去傳統市場,但是我幾乎沒有機會陪著她們一起去市場採買過。

我到傳統市場,通常也只買很少的量,也許只是水餃皮、也許只是生魚片、壽司、油飯、炒冬粉。不像阿嬤當時都是拖著菜籃車,每天都是買回一整個菜籃車的青菜、豬肉、魚、等等等。而且只要東西一買到,我通常也不會多停留。我其實不會花太多的時間,跟菜販們聊天。也許因為這個原因,也很少有菜販看到我,會主動找我聊天的。

最近有好幾次,我帶著國小四年級的女兒走路去參加活動。因為夏天太陽很大,天氣很熱,我們一起繞一點點小路,穿過傳統市場。這是因為傳統市場有遮蔭,真的涼快好多。

好多的菜販看到我帶著我女兒,都會跟我的女兒打招呼,說:

「哎呀,你來了啊!你今天要買什麼?」
「你媽媽今天怎麼沒有來?」
「你今天帶爸爸來買菜啊?」

幾乎每個菜販都認識我女兒,我就好像是陪著我女兒來逛市場的。

整個市場,全都是女人的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