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橋上的,小小探險家】
1970年代末期的某一天,台北市的中華路,有鐵路,還有最近好多人都在討論的「中華商場」建築。
我從小就喜歡挑戰,喜歡探險。當年我沒有告訴家人,我憑著一點點的記憶,從康定路出發,我找到了中華路西門町靠近「義棟」的這個行人天橋,西側的入口,爬了上去。天橋在鐵軌的正上方,往上還要多突起一段,必須往上再爬一次的階梯。
我終於到了。
趴在天橋的護欄,鐵軌的正上方,我等著下一班火車的到來。
順著鐵軌往南望去,有長沙街口、貴陽街口、桂林路、南寧路、廣州街口;往北望去,有武昌街口、漢口街口、開封街口、北門。再加上西門町這裡也有兩個平交道,台北車站跟萬華車站之間,不到三公里的,幾乎是一直線的鐵路路段,竟然存在著超過十個的鐵路平交道。
沒多久,天橋下的平交道警鈴,叮叮噹噹響起來了。有火車即將通過。
下一個平交道,我遠遠看的到,原本有不少的車輛行人通過,柵欄放下來後,全部都消失了。我猜,即將通過的這一班火車,應該是由南向北行駛的火車。
我可以從中華路不同的平交道上面,淨空的先後順序,相當準確的猜測到,下一班火車,到底是北上,還是南下。如果南邊的平交道先淨空,這一班火車就是南往北;反過來就是北往南。
當時的中華路的鐵路平交道,全部是人工管理。火車快要通過的時候,工作人員會拿出旗子擺動,通知火車駕駛已經淨空。
我這第一次的探險,所看到的,是當時已經不算常見的蒸氣火車頭。天橋的橋身還有護欄,老早就累積著火車排放廢氣,所燻成黑色的積炭。
火車高速靠近,通過天橋下,遠離天橋。火車所發出的各種聲音,包含汽笛聲,從尖銳,瞬間變成低沉。長大後我才理解,這就是典型的「都卜勒效應」。
後來,我也經常回到中華路上,好幾個不同的天橋上面,趴在護欄上面,等火車,看火車。我兒童時期的生活,就是這麼樸實無華,而且枯燥。
「中華商場」,我出生時就已經存在的建築物群,也是當年熱鬧的商場。一直到我讀大學後的一兩年,才正式被全部拆除。
台北市的中華路,當年我的印象,只要是經過的時候,永遠都是交通堵塞的狀態。除了因為中華路是西門町、台北車站等地點的主要通道,路面上汽、機車就已經很多之外,再加上超過十個的鐵路平交道柵欄,火車即將通過的時候,整條中華路十多個鐵路平交道柵欄,一起放下來,擋住所有要東西向穿越中華路的汽、機車。
經常性的堵塞,是必然的結果。
「中華商場」,當年熱鬧的店家,其實只集中在「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」,從北門數過來,到西門町這裡的前五棟。後面的「義、和、平」三棟,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人潮。
不少人會提到的「點心世界」,算是少數的,在「義棟」一樓,客人很多的熱門餐廳。我相信,當年就設置在「點心世界」門口的「中華路南站」公車站牌群,也是形成人潮聚集的因素之一。
「點心世界」,老實說我沒有機會吃過。走路經過的時候,看得到牆壁上的價格。數字我不太記得了,但是,我記得只有大人,才有足夠的錢能進去吃。中華路東、西兩側的攤販群,便宜很多。我兒童時期口袋中的零用錢,只夠我買,攤販版的「點心世界」。
我印象深刻的中華路美食,反而是剛煎好起鍋的「水煎包」。為何買得到剛煎好起鍋的,是因為攤販的生意太好了,鍋蓋一掀開,幾乎一下子就賣完了,通常都必須等下一鍋。所以買到的,經常是熱騰騰的、才剛煎好的「水煎包」。另外美味的關鍵,就是醬油跟辣椒醬。記得一定要自己動手,老闆太忙不會幫你,將適量的、放在攤台上的醬油跟辣椒醬,舀到裝「水煎包」的塑膠袋中。
我印象中,當年一個「水煎包」新台幣三元,所以口袋中只要有十元上下,就可以好好享受一次。
當年中華路兩側的攤販,人潮眾多,生意都非常好,以至於,我小時候一直不知道位於中華路西側,長沙街和貴陽街之間的「西本願寺」遺跡的存在,我還以為,那只是攤販後面,一棟廢棄破損的老房子而已。
中華路的東、西兩側,是互相看不到對面側的。主要的原因,就是中間被「中華商場」建築擋住視線。
有趣的是,中華路在「中華商場」的東側,一直是南北雙向開通道路;但是在「中華商場」和鐵路的西側,記憶中大部分的時間,竟然只有北往南的單向。如果要搭乘計程車到台北市的中華路,當年一定要跟司機說清楚,要去「中山堂」、「城內」,也就是中華路東側;或者是「西門町圓環」這一側,也就是中華路西側。講錯邊,要繞回來將會非常困難。
公車站牌的位置,一樣是混亂難懂。大致上的命名方式,西門町以南的站牌群稱為「中華路南站」,以北稱為「中華路北站」。問題是,有些公車站牌在中華路的西側,有些在東側,還有些在「中華商場」。我可以想像的出來,萬一旅客想要在中華路換乘其他公車,弄錯邊,那就必須走路穿越「中華商場」和鐵路了。
我是本地人,我自己都花了好一段時間,才弄清楚。我相信剛來不久的外地人,一定更容易搞混。
光是簡單的一條中華路,竟然也要分成東、西兩側,去「各自解讀,各自表述」。我相信有不少人,從小被迫接受了這種不合理的安排,因而養成了某些糟糕的壞習慣。
回到「中華商場」本身。
即使是「中華商場」比較熱鬧的前五棟,其實也只有一、二樓有人潮。「中華商場」的建築,每一棟大樓,都是三層樓。我當年是小孩子,喜歡探險,喜歡亂走、亂鑽。我曾經偷偷爬到前五棟其中一棟的三樓逛逛。我這才發現,三樓完全看不到幾個人,只有幾位老先生在聊天、下棋,很容易就可以穿越。跟人潮洶湧的一、二樓相比較,彷彿是都市叢林中,一個完全隔離、完全不相干的神祕世界一樣。
因為人很稀少,沒有什麼店家,我後來也很少走上去「中華商場」的三樓。
台灣的公共電視台,最近熱門的影集「天橋上的魔術師」,雖然我還沒有完整看過。我聽說,裡面有一段劇情,叫做「通往99樓的神祕電梯」。我猜想,這個神祕的感覺,就是我當年偷偷到三樓逛,所感受到的。
我看著「中華商場」長大。兒童時期的我不懂,也沒有多想。「中華商場」很自然的,跟我的童年回憶連結在一起。一直到我長大後才知道,「中華商場」,原本就不應該存在。
日治時期的歷史照片,可以證明,中華路原本就應該是一個寬敞而美麗的林蔭大道。
西門町往北門方向。 照片擷取自:日治時期台北城鳥瞰 |
中華路原本稱為「西三線路」,是台北城牆拆掉後所建設的「三線路」西側段。「三線路」也就是鄧雨賢編曲的「月夜愁」歌曲中,所提到的「月色照在三線路,風吹微微,等待的人那抹來」,一個很多情人,會相約來幽會散心的寬敞林蔭大道。
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會有人,會想要在如此美麗的大道的中間,加上一整排的,擋住視線的,非必要占用了大部分車道的面積,而且外觀又極為單調的建築物?
假設當年沒有這一排建築物,中華路的鐵路地下化,也許可以縮短好幾年的施工時間,減少好幾年的交通黑暗期。同時,台北市的捷運系統,肯定也會提早好幾年出現。
兒童時期的我,好多的回憶,都隨著已經拆除乾淨的「中華商場」中,找不回來了。雖然如此,我更喜歡現在,回到原本的樣貌,寬敞而美麗的台北市中華路林蔭大道。
現在,我可以帶著我的小孩,看到來自台灣各地、世界各國的觀光旅客,一起在台北市中華路上,安心悠閒地走走、逛逛,輕鬆而自在。
清空了「中華商場」的中華路,今天,才是台北市中華路原本應該有的感覺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